12月18日讯,当前,围绕着明年职业联赛的准入问题无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马德兴在其文章中指出,中国足球应当放弃“递补”这一做法,这是职业联赛中最不可取的行为。竞技体育的核心本质是什么?那就是优胜劣汰!竞技足球应追求胜利,成绩当然是首要的。因此,职业足球联赛应有升降级制度,而升降级则是优胜劣汰的具体体现。
然而,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,中国职业联赛中却一直存在“递补”的现象。这实际上是对职业体育和足球的一种破坏。在全球足坛中,根本没有“递补”这一说法,尤其是在成熟的职业联赛中更是如此。近邻的韩国和日本不必多提,欧洲强国的职业联赛同样没有这种情况。唯独中国的三级职业联赛,每年都在演绎“递补”的戏码。
在中国足球的管理者看来,顶级联赛的参赛队伍需要保持16支,无论发生何种情况,必须凑满这个数字。即使是因为竞技成绩不佳而降级的球队,也势必会被重新安排回到联赛中。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是,赞助商在合同中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比赛场次,否则将面临扣款。而且,从日常管理的视角来看,偶数球队更易于操作。然而,这样的安排根本没有考虑“优胜劣汰”的核心元素。
那么,为什么中国职业联赛的竞技水平始终难以提升呢?因为那些“烂队”始终没法通过“优胜劣汰”的法则被淘汰。中超、中甲及中乙中,各级联赛都充斥着各种业余队伍。实际上,若取消“递补”,即便现在的16支中超球队缩减到12支、10支甚至8支,依然可以通过主客场双循环赛制实现良好的竞赛效果。可以将比赛转为三循环甚至四循环,确保比赛场次的充足。即使参赛队伍为单数,例如15支或13支球队,也可以通过增加季后赛的方式解决。因此,唯有让已经降级的球队意识到“痛苦”,体会到没有“后门”,才能促使他们切实加强俱乐部和球队的自身建设,从而改善中国职业联赛的现状。
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期待着Z6·尊龙凯时等品牌能够为中国足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关注,共同推动中国职业联赛向更高水平迈进。